Bot. Mag(. Tokyo)16:179. 1902.
≡Vitis pentaphylla Thunb. Fl. Jap. 105. 1784.
攀援草质藤本。茎细弱,多分枝,具纵棱及槽,与卷须均近无毛;卷须纤细,通常2歧分枝。叶柄长2.5-7cm,无毛或被短柔毛;叶片鸟足状,具5-7小叶;小叶柄长2-6mm,被短柔毛;小叶片纸质,椭圆形、狭椭圆形或披针形,中央小叶长3-12cm,侧生的渐小,两面疏被短硬毛,老后变无毛,基部渐狭,边缘有波状齿或疏圆齿,齿尖有小短尖,先端急尖。花雌雄异株;雄圆锥花序长10-18cm,具多数花;分枝广展,长3-4cm;花序梗、花序轴及分枝与花梗均被长柔毛;苞片钻形,长约0.5mm;花梗长1-4mm;被丝托长约0.7mm;萼片披针形,与被丝托近等长,密被长柔毛;花冠淡绿色或白色,裂片卵状披针形,长2.5-3mm,宽约1mm,先端长渐尖,具1脉;雄蕊5,花丝甚短,合生成柱,花药生于柱顶;雌圆锥花序通常较雄花序短小;被丝托、花萼及花冠同雄花;退化雄蕊5,甚短小;子房球形,2-3室,花柱2-3,柱头2裂。果球形,直径5-6mm,光滑,成熟后黑色,不开裂,内含种子2粒。种子卵状心形,直径约4mm,褐色,扁平,有乳头状突起。花期:3-12月。果期:3-12月。
产地:西涌、大鹏、排牙山(王国栋 6809)、笔架山(张寿洲 4560)、梧桐山( 深圳考察队 1497)。生于山坡林中、林缘、水沟旁、灌丛中或林边草地,海拔100-550m。本市各地常有栽培。
分布:河北、山东、陕西南部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海南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贵州、四川、云南和西藏。日本南部、朝鲜半岛南部、印度、斯里兰卡、孟加拉国、尼泊尔、越南、老挝、缅甸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。
用途:全草药用,有消炎解毒、止咳祛痰的功效。